创新人才发展工作,为赣江尾闾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日期:2023-10-20 来源:赣江尾闾 作者:陈伟伦 字号:[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赣江尾闾总包部党委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项目实际创新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全员绩效考核,举办青年干部选聘,赋能项目加速建设,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干部“自强不息,勇于超越”。

创新教育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读书班有效果。“通过参加每周的赣抚读书班,我学习到了不同部门的业务知识,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提升。”项目员工周家豪说道。赣江尾闾总包部重视培训工作,结合项目实际,每周开展一次赣抚读书班,邀请水科院专家、业主单位、各部门业务骨干进行授课,课程内容涵盖党群、安全、质量、财务、经营等。连续5个月,每周一次的赣抚读书班活动,实现了由强制安排向主动申报的自发性、自觉性转变,活动组织由强调学习纪律向强调学习效果不断完善。对各级干部员工的能力水平提升起到了实际促进作用,在赣江尾闾项目各参建单位中取得良好评价。

培训班接地气。为满足项目需要,总包部丰富培训形式,“对症下药”安排八大员取证培训课程,完成50人新取证;在履约周例会后,会议主持人会对近期重要的工程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在每周现场安全检查中,组长带领组员们在现场寻找安全隐患,并现场教学如何整改;针对拌合工区、综合工区等工区的技能人才,总包部组织了特种作业取证培训,帮助职工取得电工证、电焊工证、起重操作证等。

精心培养新生,加快员工成长

新员工有成长。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新员工们从学生变成职场人,大部分人面对新环境,可能不知道工作应该从何入手、如何应对。总包部领导高度重视对新分大学生业务技能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入职座谈会”后,第一时间部署“导师带徒”工作,结合新员工实际情况和项目实际,为每一位新员工分配技能导师、思想导师、生活导师各一名,作为新分大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人,领航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技能+思想+生活”三导师带徒机制,让新员工技能与思想同步发展,并提供生活保障,为新职工快速成长成才提供了三重保障。

一线培养人才。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2023年新员工到达项目后,总包部领导逐一谈话,了解其相关情况与工作意愿,结合项目实际分配工区。入职一个月后,总包部组织召开“满月座谈会”,会上新员工逐一发言,分享了入职一个多月以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总结进步、提出困惑、分享快乐,会后根据新员工意愿并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第二次工区分配。入职两个月后,组织召开座谈会根据新员工意愿并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第三次工区分配。新员工在工区工作满三个月后,总包部再根据员工意愿、工作表现、项目生产需要等因素进行第四次分配,将新员工分配到各部门、工区。结合项目实际,安排新员工在不同的工区工作三个月以上,对新员工而言,一线工区正是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最佳“磨刀石”。

聚焦“选育管用”,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一线人才。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为了完善后备人才储备,搭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总包部持续开展青年干部选聘工作。一是团支部书记选聘,下发团支部书记选聘的红头文件并在办公群宣传,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参与选聘;二是工区见习副主任选聘,根据日常考核结果,结合青年员工工作表现,选聘工区见习副主任。多种选聘方式,为符合总包部发展需求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严把干部选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指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赣江尾闾总包部选拔任用干部严格按照工程局干部选拔程序,按照首次酝酿后上党委会、党委会后组织干部考察、二次酝酿后上党委会、党委会后开展任前谈话、任前廉洁谈话,各项条件达标后下发红头文件任职。组织干部考察时,在公告栏公布考察公告并设置意见箱,考察小组与被考察人的上级、同级、下级逐一谈话,了解其在政治、品行、能力、作风、性格等方面的优缺点和廉洁自律情况,是否有突出的工作业绩,会后转达被考察人,帮助其“查漏补缺”,更好地提升自己。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赣江尾闾总包部将继续发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项目人才培养,锻造一支优秀骨干队伍,以优质履约助力工程局高质量发展。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